我校2019年度“课程思政”教学竞赛现场决赛圆满落幕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0-01-15浏览次数:72


1月14日晚,我校2019年度“课程思政”教学竞赛现场决赛在将军路校区一号楼四楼报告厅圆满落幕。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副校长施大宁,校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王晖出席活动,“万人计划”国家教学名师王成华、朱如鹏,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价中心副主任吕林海,“全国最美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徐川及教务处、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研究生院、学生处、团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评委,各学院党政负责人、教学负责人、专业教师、辅导员及学生代表四百余人观摩了比赛。


施大宁以《明理 悟道 育新人》为题做了关于“课程思政与金课建设”的主题发言,他从“课程思政”的学理基础和逻辑内涵、时代要求、政治高度解析了“课程思政”理念与“金课”建设的关系,并结合物理学的发展和物理学的知识点以大学物理系列课程体系的构建(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为例阐述了如何拓展内涵,融合创新,在课程教学中嵌入“思政元素”,打造金课。


航空学院吕宏强教授潜移默化地将“颠覆性创新”的思维和“十年磨一剑”的求是作风,贯穿于学生对“国产自主知识产权软件”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知中;工程训练中心张庆主任团队通过基础金工的工程训练实践,涵养学生的“大国工匠精神”和“工程师精神”;航空学院陆洋教授从《中国机长》的协调转弯引发的民族自豪感,加深学生对我国战斗机操纵基本规律和发展历程的认知;电子信息学院毕辉老师从汶川地震中的大国之殇,激发学生对发展我国合成孔径雷达事业的责任意识。


经过激烈角逐与评审,根据专家评委评分和五十名学生评审综合投票,航空学院教授吕宏强荣获特等奖,工程训练中心张庆团队、航空学院教授陆洋、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研究员毕辉荣获一等奖,马克思学院教授赵玲等5位老师荣获二等奖,通过学校初选的其他9位老师荣获三等奖。航空学院吕宏强、工程训练中心张庆团队、航空学院陆洋获最佳人气奖。


这是一次比赛,更是一次教学的深入碰撞和交流。参赛教师从自己的专业和学科特点出发,深入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所承载的育人功能,“家国情怀、社会责任、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在现场,一个个鲜活的思政元素在授课教师的课堂十分钟里贴切自然、“如盐入味”地体现在对学生的价值塑造中,老师们生动演绎了自己对“课程思政”扎根人才培养的诠释。

南京大学吕林海教授做决赛点评。他高度评价了参赛老师的“课程思政”授课效果,他颇为感动,认为参赛教师把专业课上出了人性的温暖。他把优秀的课程思政示范课概括为“大视野、大价值、大品味”三个特点:即从时间视野、空间视野、文理融合等方面将课程知识点拓宽放大;将工具价值之外的人类价值和家国精神融入课程教学中;在课程教学中体现出老师对学科的理解、对学科的热爱,成为学生心目中学科的化身。


2019年课程思政教学竞赛历时一个月,分为院级推荐、学校初选、决赛遴选、校级决赛4个阶段。活动启动后,得到了全校教学单位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响应。各教学单位共组织推荐了29位老师参赛,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4人,三分之一的老师获得过省部级以上教学竞赛奖项。参赛课程涵盖理学、工学、经济、管理、人文等多个学科门类。在邀请校外专家培训、学校初选和决赛遴选过程中,课程思政的“大思政”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在全校范围内进一步深入人心。

今后,学校将进一步采取各项措施,落实作细“课程思政”实施方案,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聚焦“课程思政”难点和关键点,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逐步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典型案例和特色做法,构建学校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